close
 

 

  


2013年已落幕,但世界經濟看起來仍將繼續低速前進。對於預測全球景氣復甦的人來說,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(GDP)數據並未令人寬心。縱使美國處於領先地位,成長可能只是曇花一現。歐元區和日本雖然展露曙光,年度經濟成長率還在奮力跨越1%的門檻。同時,主要新興經濟體成長全面減速,俄羅斯甚至陷入停滯。

但在絕望前,我們還有工作要完成。在2009年把世界從經濟崩潰邊緣拯救回來的協同財政刺激措施,太快就消失不見,各國政府的注意力轉向國內政治和其他優先要務。隨著國內政策選項用盡,經濟展望變得黯淡。若要重新聚焦刺激政策,全球必須協調刺激措施推出的時機與內容,以強化其效果。

當前的危機和先前一樣,仍是全球性的。貿易數據顯示,2008年之前的十年,世界貿易每年大約成長7%,但2009年世界貿易降幅卻超越全球GDP降幅。一旦刺激政策推動的短暫復甦消退,全球貿易成長再度急遽減速,過去18個月的年增率降至2%。出口表現黯淡就是近期經濟成長展望減弱的主因。

2008年底,當迫近的經濟災難還沒顯現時,國際貨幣基金(IMF)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(Olivier Blanchard)大膽呼籲全球推出財政刺激措施。他警告如果全球不共同行動,將導致通縮和流動性陷阱等「惡性循環」,悲觀的預期心理也會轉強。

所幸世界各國領袖聽取建議,2009年在倫敦G20峰會上,同意提供總規模5兆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。美國和德國貢獻約占GDP 2%的金額。中國的銀行也對經濟大規模挹注信用,以支撐其進口需求。這是全球復甦的關鍵。

但傲慢迅速滋生,變成以各國的利益掛帥。傷口尚未完全癒合,治療就終止了。

罪魁禍首是美國和德國,他們為了鞏固經濟強權地位,逃避保護全球共同利益的責任。英國為其財政緊縮勉強找的理由也好不到哪去。這三國的財政刺激,加上法國與中國的微薄貢獻,本可繼續療癒經濟。

如今各國似乎都認為貨幣政策手段是唯一選項。然而,財政刺激能促進國、內外經濟成長,透過世界貿易強化彼此的國力。貨幣政策卻主要受國內的目標引導,短期內一國受益,卻可能造成另一國損失。

美國展現的貨幣政策雄心傲視全球。研究學者估計,美國聯準會(Fed)推出的無上限資產收購計畫(即所謂的量化寬鬆或QE),讓美國政策利率形同跌到負1.6%。QE導致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,帶動了美國出口。日本採取自家版本的QE後,日圓迅速貶值,這使歐元維持強勢。

三大已開發經濟體中最弱的歐元區,也因此有最強勢的貨幣。去年第3季德國出口成長減緩,法國出口下滑,日本出口經歷年初短暫上揚後轉而萎縮。只有美國出口在美元疲軟下保持一些動力。

1930年代金本位體制崩潰後,全球領導人不可能再同意協力促成全球經濟通貨再膨脹。經濟學家艾申格林(Barry Eichengreen)在其著作《黃金枷鎖》(Golden Fetters)中主張,缺乏一致行動阻礙全球復甦。延誤的代價很高,而且可能冒著情勢惡化的風險,進一步拉長經濟修復過程。

如今,儘管政治環境不利,布蘭查德應該做更大膽的呼籲。現在仍非「正常」時期,「惡性循環」依舊存在。另一輪全球財政刺激措施-鎖定基礎建設和教育的公共投資-將為經濟強勁復甦注入一劑強心針。

更多公共投資將帶來加倍好處,可讓全球擺脫麻木,防範經濟陷入長期停滯。美國、德國、英國、法國和中國應該合力採取提振經濟的行動。否則,持久的全球復甦仍將難以實現。在這種情況下,今年仍將以低速成長落幕。



全文網址: 名家瞭望/經濟惡性循環 夢魘未除… | 國際財經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 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2/8441502.shtml?ch=fb_share#ixzz2r55Sia4V 
Power By udn.com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QE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新享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